检察日报讯(记者查洪南 通讯员刘诗雨)在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程中,四川省成都市检察院对标群众路线,将坚持开门教育作为破题关键,通过搭建沟通桥梁、广泛征集意见建议、闭环落实问题整改,把民意转化为检察履职动能,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
搭建沟通平台,促进信息对接。成都市检察机关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信息壁垒,创新开展“检企面对面”活动,搭建零距离沟通平台,交流直面关切,既不回避矛盾,也不遮掩问题,对能当场解答的法律政策疑问,检察官逐一回应,需跨部门协调的复杂事项,则当场明确责任主体并交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今年3月以来,该院已开展3场“检企面对面”活动,40家在蓉企业与检察官面对面深度交流。
坚持开门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成都市检察院将开门教育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履职质效的重要抓手贯穿学习教育始终,把收集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作为重要环节,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常态化发放群众意见登记表和检企见面申请表,构建起“随时反馈、即时响应”的民意收集机制。同时,该院通过“检企面对面”活动收集企业对检察服务的诉求,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倾听意见建议,构建起“企业—群众—人大代表”多维意见建议收集网络。
收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到位。通过“问题收集—整改落实—效果反馈”闭环工作流程,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检察机关刀刃向内、改进工作的坚定决心。针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人大代表提出的加强新型案件研析、深化司法协作配合等建议,成都市检察机关逐条梳理、研究制定改进措施予以落实,并逐一答复;对涉及的具体案件,全部纳入督查督办范围,持续跟踪问效,及时向企业反馈,进一步增强企业对检察工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让企业和群众既感受到法律监督的力度,更体会到检察为民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