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时政法治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法治 - 内容展示
法官工作不该只被名次标注(干部感言)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75      

法官工作不该只被名次标注(干部感言)

龚国旗
  鞋合不合脚,小脚趾也是有感受的。花样排序、繁杂关联的考核,会给基层法官工作造成困扰。

  此前,有些法院不同庭室有排名,不同地区法院有排名,积极指数有排名,负面指数有排名,排名靠前有标注,排名靠后有特指。如果只被名次标注,埋头办案的法官就多了另外的焦虑和压力。如果考核要素繁冗复杂,就会干扰办案。例如,当事人矛盾激烈的案件,是追求匆匆开庭结案,还是部门联合处理、多维度调解,实质上定分止争?答案很明显,慢工出细活,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舍弃质量效果。

  以前每月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开会,研讨填补数据缺口、提升排名位次的方法,而对于真正需要花费精力的审判执行工作,却要靠更多的加班加点补回来。目前,按年、季、月为周期的各类排名消失,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案件分析、法官会议、判决撰写。

  法院工作人员辛苦,工作量相对饱和。考核在于激发动力,数字用于反映问题,但很多问题并不能完全由基层去解决,需要上下级法院或其他部门协同联动。此外,考核宏观数据主要用于衡量某区域的宏观情况,但对法官评价得考量个体因素。比如,信用卡、物业费纠纷与建筑工程、保理合同案件的难度不同、办理方式不同,对承办法官评价时也要充分考虑案件差异。

  (作者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陈村法庭法官,本报记者魏哲哲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8日 10 版)

(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