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正深刻改变中国。作为技术创新重要主体,中国民营企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绿色能源、环保科技等项目合作,在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近日,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3家在节水农业、电力装备、环保设备领域深耕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和开放合作的魅力。
宁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让中国荒漠化防治智慧走向世界”
走进宁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沃之源”)产品展示区,墙上挂满专利证书、荣誉牌匾等,自主研发的“硬核”成果格外醒目。
“这是复合渗灌管,拥有13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不受沙漠、盐碱、冻害等极端环境制约,确保水肥药精准直达植物根区,已在卡塔尔、阿曼等国家落地”“这是光伏小屋,融合‘节水+’‘光伏+’等技术,可远程实现精准控制,在沙特、卡塔尔等国家达成了多项合作”……公司负责人孙兆军如数家珍。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宁夏沃之源聚焦节水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在智控恒温节水光伏温室、复合渗灌管、盐碱地控盐优化利用等核心领域持续深耕,成功突破旱区农业发展的多个“卡脖子”难题,其技术在中国13个省区和阿曼、埃及、卡塔尔等9个国家成功应用。在孙兆军看来,企业成功出海,诚信的合作态度、过硬的技术产品是关键。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举办之际,球场草皮的铺设成为一大难题。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稀少,极端高温与干旱环境下,在沙地上种出草坪困难重重。孙兆军带领团队研发的“智能风光互补节水灌溉技术”脱颖而出,依据该项技术成果发明的“智能控制地下渗管”能均匀可控地渗出水滴,从而针对作物根部实施精准灌溉,最终为卡塔尔培育出符合世界杯赛事标准的高质量草皮。
随后,宁夏沃之源又与卡塔尔方面签订协议,深入开展光伏智能农业、荒漠化防治等领域合作。卡塔尔阿尔玛迪亚农业公司经理易卜拉欣表示:“中国企业提供的光伏温湿度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过去大棚温湿度难以控制、作物生长受环境影响大等难题。这个系统在卡塔尔高温环境下运行稳定,还可以按照设定参数自动运行,大幅减少人工成本和用水量。”
2024年,宁夏沃之源凭借“光伏小屋”温室技术赢得一家沙特企业的订单,双方将围绕智慧农业、节水农业开展合作。沙特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技术帮助我们种植作物、改善生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即将举办,我们争取再次达成技术转移转化并取得实质性合作。”孙兆军表示,“荒漠化治理不是简单的绿化,而是将资源优势互补、循环利用,达到生态与产业的共生。我们将进一步打响品牌,让中国荒漠化防治智慧走向世界。”
沈阳华德海泰电器有限公司——
“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在今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辽宁沈阳华德海泰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德海泰”)自主研发的“零碳”开关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吸引许多国外企业前来交流洽谈,现场就与12家国外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仅环保指标这一项,我们的产品就打动了众多买家,预计今年海外订单将突破1亿元人民币。”华德海泰国际业务部销售副总经理邢威说。
企业产品为何受到青睐?华德海泰董事长国世峥介绍,六氟化硫气体作为优质的绝缘、灭弧介质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中,但其同时是需要减排的温室气体之一。每排放1吨六氟化硫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相当于排放2.52万吨二氧化碳。国世峥说,企业瞄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集结国内外专家团队20余人,以洁净空气或氮气替代六氟化硫气体,研制出“零碳”开关设备,“还通过区块链碳足迹追踪技术,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了解到华德海泰生产的40.5千伏电压等级的“零碳”开关可通过大电流下的温升试验后,德国一家能源科技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法齐不禁赞叹:“中国在该领域的绿色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法齐所在的公司已选定部分型号“零碳”开关设备作为首批合作产品,双方正探讨通过合资、合作招投标等形式开展深入合作。
市场的认可源自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近年来,华德海泰的研发投入占比年均达9%以上,已具备5个电压等级全系列“零碳”开关设备的研制能力,可适应极寒、高温、潮湿、盐雾等多种极端环境,获得国家专利145项,申请国际专利2项。
2023年底,华德海泰与阿联酋联邦电气祖贝尔集团达成合作意向,联合开发一款“零碳”开关设备。“为了适应当地高温、盐雾的户外环境,我们要对产品的外壳、散热系统等进行特殊研制,确保设备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华德海泰中压研发部部长刘殿飞说,经过一年半攻关,该型号产品即将开展国际短路试验联盟的型式试验,通过后便可进入订单生产阶段。
阿联酋联邦电气祖贝尔集团变压器事业部负责人阿伦·帕拉基尔·伊里纳瓦维迪杜表示:“华德海泰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专业度和高效率令人欣喜,我们对深化双方合作充满期待。”
“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扶持等政策,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降低了成本、增添了信心。”国世峥表示,企业已全面启动新一轮出海计划,将持续深耕环保电力装备领域,以技术创新引领海外市场布局,让中国绿色科技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为更多国家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在印度尼西亚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内,一套由浙江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环保”)自主研发的烟气脱硫系统正在高效运转。这套设备脱硫率达99%以上,助力当地实现超低排放。
“去年,我们签下近1亿元人民币海外订单,占年产值40%;今年一季度,4个海外项目同步推进,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太极环保总经理史跃展说。
太极环保自主研发的“DS二氧化硫脱硫技术”和“DS燃净热能回收系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拥有1项国外、30多项国内发明专利。
“先进技术是我们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能成功走向海外市场,主要得益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契机。”史跃展介绍,太极环保与国内一家新能源领军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后者在印尼拥有大型产业基地,太极环保作为环保设备配套企业成功踏上出海之路。在他看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像一艘大船,太极环保等中小企业通过“搭船”出海,顺利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
如何走好出海后的路?“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让我们在海外竞争中脱颖而出。”史跃展说,面对海外客户预制化生产、模块化组装的要求,太极环保投入300多万元人民币,对生产线进行全流程数字化重塑,将以往的二维平面设计转换成更加精确的三维立体设计,“这样一来,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既能满足严格环保标准,又能减少错误和浪费,为客户降低投资成本,真正实现‘双赢’。”
太极环保与越来越多海外客户达成合作。合作伙伴泰国赛飞实业有限公司中方负责人王荀说,传统环保工程依赖二维设计,误差大、返工率高、工期长,“太极环保的三维模块化设计可以确保整套系统完整精确。”
谈及未来发展,史跃展充满信心:“我们将坚持创新,将更多中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技术带到海外,为更多国家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0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