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今日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推荐 - 内容展示
点燃上海之夏 上海书展带来"天花板级"文化体验
时间:2025年08月19日      来源: 解放日报      浏览:3      

点燃上海之夏 上海书展带来"天花板级"文化体验



两个主会场和实体书店、分会场等举办千余场阅读活动,书海与人海再次相遇

上海书展带来“天花板级”文化体验

今天,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落下大幕。书海与人海再次相遇,用一个字形容今年这场书香盛会,很多人会选择——火!

本届上海书展首设“双主场”,在两个主会场和全市100家品牌实体书店、“一区一特色”分会场及首次落地的乌镇分会场,总计举办1267场阅读活动,比去年增加23.8%。

“上海展览中心变成了一个巨型书房!”有读者惊叹。周六、周日,这个“巨型书房”入场客流双双破5万人次,均创新高。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累计客流超过5万人次,销售额超过百万元。

在阅读受到不同媒介挑战的今天,上海书展创造的奇迹,到底是什么?

“溢出”一时一地的阅读行动

“沉浸式逛上海书展一个小时,你就会明白上海书展的意义”。读书博主“ruc猫猫”说,“那就是一定会偶遇很多过去不在关注范围里的书”。

对读者而言,电商时代的大型书展,是突破信息茧房的珍贵机遇,是一场爱书人济济一堂的文化嘉年华。到底用什么样的产品满足读者的需求,成为出版人的必答题。

今年上海书展,记者在各家出版机构的展位上看到了更多编辑手写的小纸条,还有17家天南地北的“小而美”出版品牌打破壁垒为读者联合推荐“编辑严选”书单……正如有位出版人所说,要千方百计找到自己的书与读者的连结之处,上海书展提供了触摸、试验这种连结的最合适场域。

“仍然有这么多对好书充满渴求的眼神,仍然有一双双手翻开打动自己的那本书,仍然有那么多愿意述说、愿意倾听的交流……为了人与书的相遇,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一直在努力。”一位外地来沪出版人的感慨赢得很多人的共鸣:“今年的出版业太需要上海书展了!”

“上海书展爱护每一类人群,这让我们更为感动。有位老伯伯只能通过写字和比划和我们交流,他说他喜欢我们的图书封面,也喜欢我们的小开本图书,容易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春卷”说,“如果不是参与上海书展,一定很难遇上这动人的一幕”。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图书盲盒卖“爆”了,第一天300个,第二天500个,再来1000个,编辑们索性在现场边包边卖,让读者看到“盲盒”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感慨,“书展,让我们更加了解年轻人想要的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因为装帧开本与封面设计出挑,《大唐狄公案·文库本》系列销售表现特别亮眼。采用特别展陈和销售福利的译文插图珍藏本系列也圈到不少新粉,多次补货。”上海译文出版社营销部主任丁丽洁告诉记者,今年书展前5天,译文社销售码洋67.3万元,销售图书册数10494册,已经基本追平去年书展7天的销售,“七海”品牌文创现场销售总额更是突破110万元。

“非要在书展买书吗?”发布多条购书开箱短视频引来众多网友追看的博主“阿拙”回答:“就像回到小时候过年前跟着爷爷奶奶去集市,把琳琅满目的年货搬回家。”

对于更多跟着书展读者的视频来选书的网友来说,上海书展已远远突破一时一地的线下,“溢出”为一场席卷全国的阅读行动。

“溢出”一场一馆的消费活力

今年上海书展首次设立的“阅界夜市”留住了很多读者的脚步,成为今年上海书展一道特别的风景。仅周六一天,“阅界夜市”销售额就达到15.6万元。

这是今年上海书展以“票根经济”拉动多元消费,以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扩展辐射力的一个小切片。

书展加书店,搭上周边经济快车。在上海书城,阅文热门IP展、“书页之间,阅见文创”周边文创展销、二次元互动体验,人气十足。书展加漫游,让阅读为城市旅游赋能。静安区的“行走书香精品线路”串联张爱玲故居、静安寺、四行仓库等文化地标,还能参观博新全宇宙“印象派之夜”、富图格雅影像艺术中心等热门展览;虹口区的“探寻文学基因”专属巴士线路打卡北外滩滨江、上海大厦、白玉兰观景台、今潮8弄、乍浦路影视街、巴金图书馆等地标;嘉定区的“杏荟宝藏”研学亲子文旅路线涵盖上海赛车场、安亭老街、汽车博物馆、大来时间馆等近20个景点……

现象级展览互相导流——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推出揭秘幕后的新书《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一举成为书展首日“销冠”。购书读者获赠夜场门票,让“日游上海书展,夜游古埃及文明展”串联起同城两大热展。“不愧是上海,‘天花板级’的文化体验!”冲着书展和埃及展安排来沪行程的外地游客,不仅带走属于上海的文化记忆,还带走满行李箱“好物”。

热门文化IP互相助力——上海图书公司副总经理程犁告诉记者,今年与上影元合作的“童年拾光”展区人气火爆,“特别是《浪浪山小妖怪》的周边文创,很多年轻人买了手机背夹,立刻用起来,这是盲盒款,为了拆到喜欢的人物,复购率也特别高。”

今年上海书展首次发放惠民阅读券,覆盖“双主场”图书及文创产品,惠及超过5万人次读者。“从用惠民优惠券的比例就能发现,周六进场消费的年轻人特别多,晚上6点到9点,收银台几乎忙不过来。”程犁说。

旗下拥有老字号“中华牌”铅笔的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连续第三年在“阅读跨界生活展区”亮相,第一铅笔总经理张竝杨告诉记者,今年有超过8个文创品牌加入展位,书展成为合作的平台。新展商“南西茶铺”为参展赶出原创插画师封面的新产品“茶书”,店主范范曾在威海路开店,承接过来自书展的客流,“茶与书有结合点,暂时结束了线下店,还是要走出来看看,才有更多机会。”

“南西茶铺”对面是老字号马利颜料展位,来自南京的直播团队“锦兰春文房”驻守书展现场,一天直播4个小时,单日销售额达到20万元。“线上直播间也非常需要线下场景,一方面,厂商会有更好的产品和优惠方案,另一方面,直播间里的消费者也有‘过节’心理,更有下单冲动。”主播小郭告诉记者,上海书展期间销售成绩远超平日,“嗓子哑了,但值得。”

“溢出”书展现场的消费活力,点燃上海之夏。

( 记者 施晨露)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解放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