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彝族火把节开幕式现场。 |
![]() |
火把节期间,游客与身着彝族服饰的演员合影。 |
18日晚,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举行2025年凉山彝族火把节开幕式和火把狂欢夜活动。盛大的火把节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点燃大凉山各族群众夏日文旅热情。
作为彝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彝族火把节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延续彝族先民用火把驱赶害虫、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民间习俗,至今已传承上千年。
西昌火把狂欢夜活动现场,4.8公里的长街上,88个火堆熊熊燃烧,24万余人被火光笼罩、被热情包围。人们高举火把,宛若游走的火龙赤蛇,齐声高呼着“都泽木撒(彝语:火把节快乐)!”
“看到自己家乡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多人来游玩很开心,跟各地的人牵手一起跳舞特别幸福。我们也想把咱们本地的风情文化传播出去。”西昌市民俄比阿明说。
彝族银饰叮当作响,摩梭人裙摆婆娑摇曳,藏乡经幡迎风飘飞,傈僳族山歌清亮悠扬,布依族刺绣巧夺天工……今年西昌火把狂欢夜系列活动精彩连连。来自凉山17县(市)的队伍,带着各自的文化瑰宝、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汇集于此,向各地游客展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彝族火把节也带来凉山旅游热。连日来,邛海湿地、螺髻山、泸沽湖等地成为外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社区,游客穿上彝族服饰旅拍,“沉浸式”体验传统彝族婚俗、坝坝宴,近三日日均客流量约2万人次。
依托本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凉山各地还错峰错时陆续推出火把节的“专属精彩”:普格县的斗牛、布拖县的赛马斗羊、昭觉县的彝族服饰展演,越西县山间田埂点起的火把等,整个火把节活动持续约一个月。
凉山州委书记虞平表示,凉山坚持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域推出了歌舞表演、非遗展示、斗牛赛马、传统选美、美食品味等精彩内容,着力把火把节办成全州人民喜庆好客、八方游客奔赴共享、广大客商把握商机的盛会。
(据新华社成都电 记者尹恒、张雅雯、王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