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内容展示
“桃花村”为什么这样美(话说新农村) 晓 熠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7      

“桃花村”为什么这样美(话说新农村)

晓 熠


  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乡村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像“桃花村”一样,绽放出美丽与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指出:“希望你们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

  嘎拉村,也被称为“桃花村”。因漫山遍野的野生桃花而闻名,每年春天,粉嫩的桃花竞相绽放,与远处的雪山、翠绿的青稞田相互映衬,雪域高原上如诗如画的美景是这里的宝贵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些年,村里新修了天桥、步道,改造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去年村里经济总收入超14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

  现在的“桃花村”不仅景美,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美。这份美好的背后,有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

  坚持生态优先,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谋发展。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桃花村”的发展正是坚持了生态优先。村党支部书记边巴的话让人印象深刻,“环境是财富,桃花是名片。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这一观念已经深深刻在每个村民的心里。”这些年,村民们一边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划定生态红线,禁止乱砍滥伐;一边开展植树造林,选取适宜本土的桃树品种进行补种和移栽,定期给桃树除草、修剪树枝,目的就是把桃树资源保护好。生态好了,资源优了,发展的基础才牢固。

  推动三产融合,产业链延伸带来产业增值、农民增收。

  嘎拉村通过“农业+旅游+文化”的三产融合模式,实现了产业兴旺。林芝市每年举办桃花旅游文化节,持续一个月的活动带动包括“桃花村”在内的全域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去年起,嘎拉村里修建的70多亩采摘种植园陆续挂果,游客从单一赏花到“春季赏桃花,夏季搞采摘,秋冬季观民俗”,全季旅游模式推动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拓宽产业增值路径。

  加快机制创新,基层组织引领与群众主体参与缺一不可。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和坚强有力的基层治理。2014年,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嘎拉村开始进行村居环境治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统一经营桃花林,以“整村推进、村景合一”的思路打造“桃花村”品牌。现在,嘎拉村党支部将观光采摘园作为党群共建示范区,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头改善村容村貌,推进生态旅游建设。

  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嘎拉村通过“集体经营”“绿色银行”等创新机制,在建设水果采摘园时,由村民共同投资、集体经营、统一管理,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设立生态积分制度,村民环保行为可作为惠民贷款授信额度的重要参考,激励村民从“要我护”转变成“我要护”。

  “桃花村”的经验启示我们,生态资源是根基,产业融合是路径,治理创新是保障。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乡村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像“桃花村”一样,绽放出美丽与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1日 18 版)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