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文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之家 - 内容展示
真实见证全民抗战(以物鉴史)
时间:2025年07月08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11      
摘要:从1938年至1945年期间,每年“卢沟桥事变”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以追悼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同时,各地普遍设立“献金台”,号召民众捐资,用于“慰劳及抚恤伤亡将士及其家属”,该活动通常被称为“七七”献金。

真实见证全民抗战(以物鉴史)

谭利刚


  昆华民众教育馆“七七”献金收据。
  谭利刚供图

  从1938年至1945年期间,每年“卢沟桥事变”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以追悼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同时,各地普遍设立“献金台”,号召民众捐资,用于“慰劳及抚恤伤亡将士及其家属”,该活动通常被称为“七七”献金。

  云南省博物馆藏昆华民众教育馆“七七”献金收据,系1944年7月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教育厅戏剧巡回教育队,在第七届“七七”献金运动中捐款国币5100元后所获得的回执单。

  1932年4月,云南省为促进社会教育、提升地方文化水平,以省立博物馆及民众图书馆的原有机构,改组设立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承担启迪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职责。1950年4月,昆华民众教育馆更名为云南人民文化馆。1953年,云南省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今云南省博物馆前身)接收了原云南人民文化馆所藏的文物、书画及各类标本,“七七”献金收据亦于此时一并移交云南省博物馆入藏。

  云南省的“七七”献金运动由云南全省各界抗敌后援会负责组织实施。据统计,从1938年至1945年,云南省抗敌后援会组织“七七”献金运动共计8次,献金总数超3000万元国币。“七七”献金的用途主要是慰问抗战将士。一般情况下云南所募集的“七七”献金中,1/3上交全国慰劳总会,用于慰问前线作战的将士;另外1/3用于慰劳驻守在本省、抗击敌人的部队;剩下的1/3,则按照规定拨付给各县,作为慰问出征士兵家属的基金。此外,献金中极少部分也用以购置奖品。

  “七七”献金运动作为全民动员劳军运动之一,在战时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该运动通过募集专项款项,不仅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激励和物资支持,还通过发放军属抚恤金等措施,缓解了抗战将士家庭经济困境。

  这件昆华民众教育馆“七七”献金收据,不仅以直观的实物形式见证了抗战期间普通民众踊跃出资支援抗战、社会各界团结御侮的爱国行动,更是以微观视角生动诠释了全民动员对国家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巨大作用,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见证物。全国抗战爆发后,利用各种纪念日和节日开展捐献活动,是当时的一种主要抗日救国募捐形式。每逢“九一八”“八一三”“七七”等重大纪念日,大后方和抗日前线都会开展轰轰烈烈的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各地群众爱国热情高涨,踊跃参与。

  (作者单位:云南省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8日 16 版)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网-人民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