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地方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要闻 - 内容展示
江苏黄桥:奏响新时代幸福曲
时间:2025年07月07日      来源: 光明日报      浏览:4      

江苏黄桥:奏响新时代幸福曲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黄桥烧饼黄又黄嗳,黄黄烧饼慰劳忙嘿!烧饼要用热火烤嗳,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一首广为传唱的《黄桥烧饼歌》成为当年黄桥战役的生动注释。

   来到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上的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旧址,步入古朴的花园式建筑内,只见草木葳蕤,一株百余年树龄的金桂卓然挺立,绿荫如盖。树旁是当年陈毅办公处,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暴雨袭神州哀鸿遍野,狂风卷巨浪砥柱中流。

   “在这里,陈毅、粟裕等人建立了江苏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指挥了影响深远的黄桥战役。”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接待科科长钱春霞介绍,苏北战略位置突出,东濒黄海,南临长江,北接山东,西邻运河,与上海、南京隔江相望,盛产粮食、棉花和海盐,是沟通华北八路军和华中新四军的重要枢纽。

   “整个黄桥战役包括郭村保卫战、东进黄桥、营溪反击、攻克姜堰、黄桥决战。”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馆长丁萌介绍,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根据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四军北渡长江,执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7月中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决定东进黄桥,开辟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黄桥战役是我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丁萌说。

   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是黄桥战役取胜的重要法宝。有人曾形象地说:“黄桥烧饼摊出了黄桥战役的大捷!”

   “黄桥决战期间,黄桥镇内炉火通红,49条街巷、13家磨坊、66家烧饼店昼夜开工,群众冒着炮火将香喷喷的烧饼送到前线……”“小红星”志愿讲解员正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讲述当年军爱民、民拥军的党史故事,引来众多观众好评。

   红色基因早已融入黄桥古镇血脉之中。“黄桥结合古镇红色文化景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以泰兴市委党校黄桥分校为载体,打造食宿行训一体化的红色研学基地,通过‘可触摸的党史课’,着力讲好红色故事,激发爱国情怀。”泰兴市委党校黄桥分校校长丁春兵介绍。

   如今,黄桥正将红色基因化为产业血脉,奏响新时代幸福曲。这里是享誉世界的“提琴之都”、全球最大的提琴生产基地,拥有各类乐器生产及配套企业221家,年产各类提琴100多万把,提琴产量占全国70%、全球40%左右。提琴产业带动3万多人就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这些年,黄桥人的努力奋斗也在乡村振兴中浇灌出“幸福花”。漫步于黄桥镇祁巷村,水清岸绿,街道整洁,田野里的香荷芋长势喜人,农家乐生意红火,乡村田园风光让人沉醉。

   “村里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各类培训学员近15万人次,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80万元,村民口袋里都有钱了。”祁巷村党委书记丁雪其介绍,村子先后经历4次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传统产业、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研学培训四大产业。

   “一切都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接下来,我们还要利用乡村优美环境和闲置农房发展康养产业。”谈及未来,丁雪其信心满满。

   (记者 李 健 苏 雁)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