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文旅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旅之家 - 内容展示
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唐山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群众幸福感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来源: 河北新闻网      浏览:8      
摘要:清晨,穿过绿意盎然的街道,到绿植环绕的广场上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傍晚,在家门口的公园里,或悠闲散步,或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初夏,唐山市城区大大小小的公园、游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

唐山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群众幸福感

唐山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群众幸福感

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

d4f8cad6-0bc0-48be-b92a-550fdec5725d.jpg

4月14日,市民在绿植环绕的唐山高新区云天广场上活动。郭宝强摄

清晨,穿过绿意盎然的街道,到绿植环绕的广场上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傍晚,在家门口的公园里,或悠闲散步,或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初夏,唐山市城区大大小小的公园、游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近年来,唐山市持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构建宜居宜游、乐活共享的城市绿化体系,提升城市整体品质,更好满足群众见绿、近绿、亲绿、享绿需要,实现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

●合理布局,让大自然“触手可及”

绿植满目,步道环绕,健身设施齐全……位于唐山市主城区黄金地段的凤翔海绵主题公园,每天都有许多市民在此休闲健身。

“出了小区门,就是大公园,我差不多天天来这儿遛娃。”5月8日上午,家住雅颂居小区的王秀丽又带小孙子到凤翔海绵主题公园游玩。她说,这个公园是去年“五一”开放的,面积大、绿化好。

据了解,凤翔海绵主题公园栽植乔灌木2000余株,地被花卉6.6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优化种植结构,增树控草,绿地林草比为6∶1。发挥海绵公园固碳释氧效能,每年固碳量约843吨,释氧723吨,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生态,优化区域环境。

近年来,唐山市突出“完善功能、改善民生、丰富内涵、彰显特色”发展理念,通过建设高品质新公园、升级改造老公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提升城市“颜值”和市民满意度。

城市空间寸土寸金,绿化文章怎么做?唐山市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城市空间,重点在老城区、中心城区选址,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口袋公园,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园绿地覆盖率。

在南新道与建设路交叉口西北角处,一处名为“小南公园”的口袋公园成了附近居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

笔者发现,这座现代感十足的口袋公园,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健身区、儿童游乐区、休闲区、景观小品等应有尽有。

如今,随着这样的口袋公园越来越多,唐山市也逐步构建起“游园—社区公园—综合公园—近郊公园”四级公园绿地体系,确保市民能在5分钟内到达游园,10分钟内抵达社区公园,15分钟内到达综合公园。

唐山市还立足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合理规划广场用地,并依据相关法规,为各类附属绿地设定了明确的绿地率指标,保障居住区、单位和道路交通等用地中的绿化空间。

目前,唐山市建成区建有各类公园绿地510个,城市公园绿地均衡分布,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5.38%,10万人拥有综合公园个数1.07个,初步形成“综合公园绿如画廊、社区公园绿浓成荫、口袋公园绿映成趣、小微绿地绿意盎然”的城市公园格局。

●增绿提质,织密城市生态绿网

新华道上法桐绿荫如盖、北新道上国槐盛绿葱茏、南新道中月季繁花似锦……初夏,唐山市一条条主干道上,草木葱郁、鲜花争艳,迸发勃勃生机。

围绕“增绿、提质、添彩”,唐山市坚持“量质并举、建管并重、因地制宜、节约集约”,切实加强生态廊道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通道绿化质量。

唐山市不断提高城市路网含“绿”量,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原则,坚持增量与提质并举,开展两侧借地增绿、拆违建绿、破墙透绿,拓建防护绿带、街边绿地,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立足“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通过定制绿化方式,形成主干道街头见景、次干道绿树成荫的绿化景观。目前,该市城市林荫路覆盖率71%,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80.5%。

近日,“花海自行车嘉年华”在花海南区开赛。300余名骑行爱好者,沿着唐山超级绿道,畅享7.5公里城市生态画卷。

为持续提升绿色廊道品质,唐山市打造全长7.5公里的唐山超级绿道项目。该项目以唐山花海和南湖区域为起始点,跨越陡河、南新道、建设路等,串联大城山、凤凰山、大钊公园等多个城市公园绿地,已成为集生态修复、休闲运动、文化宣传、形象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慢行绿色景观通道。

为织密城市生态绿网,唐山市依托水系建设的陡河绿道、青龙河绿道,南新道、丹凤路等城市社区绿道串联成网,构成通山达水、贯城串趣的绿道网络体系。目前,该市建成城市绿道213.80公里,万人拥有绿道长度为1.04公里,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72.96%。

为打造“推窗闻花香,出门览园景”的人居环境,唐山市坚持绿地建设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全面开展基础设施提升、绿化美化、休闲配套等建设,让居民都能享受身边绿化成果。积极创建园林式居住区(单位),不断提升绿地生态效益和服务功能,丰富完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建好,更要管好。唐山市还出台《唐山市园林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组建拥有600余名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市园林绿化中心,强化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并积极探索传承保护新路径,对古树名木全部挂牌建档,实行动态监控,目前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保护率100%。

●共享共建,提升宜居生活品质

万紫千红的花卉,风情各异的绿植,流水潺潺的园林……这几天,家住唐山南湖·开滦旅游景区附近的秦琼,兴致勃勃地陪着外地朋友游唐山、观美景。

“带朋友逛唐山,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南湖。从过去脏乱差,到现在环境好、人气旺,变化太大了!”在秦琼看来,南湖公园是唐山城市转型、绿色发展的缩影。

以绿色发展提升宜居生活品质,唐山市优化自然生态,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积极打造安全韧性环境,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城市公共服务和生态产品的需求。

唐山有着100多年的工矿业历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煤炭等资源的开采,曾为这座城市带来经济的繁荣,但也造成许多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唐山市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让昔日“工业疮疤”变为生态美景。

因坡植树,依水扩湖。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南湖焕发出新的生机,变身为碧波荡漾、草木葱茏、鸥鹭翔集的“城市绿肺”,成为完善城市绿化体系的一个缩影。

南有南湖,北有花海。登上位于开平区的唐山花海制高点俯瞰整个园区,满眼尽显绿的世界、花的海洋。这里曾是煤炭开采区,散乱污企业聚集,垃圾遍地。生态修复动员令发出后,开平区仅用15天就改变了脏乱差面貌,又用3年时间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如今这里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新地标。

围绕湖城互融共生目标,唐山市对凤凰山公园、华岩园、曙光园等公园进行海绵化改造,打造“会呼吸”的公园绿地;实施陡河、青龙河、唐津运河、煤河、还乡河“五河”水体综合治理,河河相连、河湖相通,水绿交融的滨水生态系统不断优化,蓝绿空间占比42.1%。

为打造人人乐享生态场景,唐山市还持续完善各类休闲基础设施,开展“国球进公园”“国球进社区”活动。在公园内增设乒乓球台、小型篮球场等健身设施,并在大钊公园、南湖公园、花海等区域试点开放共享,逐步实施“公园+露营”“公园+运动”“公园+童趣”行动,满足群众多元化休闲需求。(师源、王育民、张文涛)

(新媒体责编:贡子奕)

注:本文转载自河北新闻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