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关世界新闻网 /《公关世界》杂志社官网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科技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教育 - 内容展示
工业绿色微电网驶入发展“快车道”
时间:2025年05月13日      来源: 科技日报      浏览:8      

超三百个项目在全国建设运行

工业绿色微电网驶入发展“快车道”

原标题:工业绿色微电网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展出的工厂储能微电网模型。

◎人民日报记者 崔 爽

“我国微电网相关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一批综合能源服务商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和案例。但工业绿色微电网整体仍处于试点和示范阶段,在技术标准、市场化机制、与大电网协同等方面还存在挑战。”在近日召开的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发展山东推进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二级巡视员慕颖说。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能并网又能独立运行。

在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霞林看来,微电网是分布式能源灵活高效利用的重大创新,能有效推动分布式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与负荷波动就地平衡控制,更好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以及各类新型业态的需求,对支撑新型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是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促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山东泰开直流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中建介绍,工业绿色微电网是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具有清洁低碳、灵活自治、高效互动的特点。它可赋能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光电热冷多能多源的能源模式,助力电网自动化运行,增强电网韧性,同时还可刺激上下游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已进入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快车道”。

在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及各省区市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微电网及相关产业发展。例如,《河南省工业企业 园区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今年初出台,旨在引导该省工业企业、园区调整用能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降低用能成本。

在实践层面,慕颖介绍,我国近年来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大幅度下降,氢能、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技术广泛运用,众多工业企业加快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工业绿色微电网已具备相应技术基础和推广条件。据调研摸底,工业企业和园区正积极探索微电网建设,超300个工业绿色微电网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运行,取得较好节能降碳和环境效益。山东省泰安市陆续发布三批、累计13个智能微电网项目;江苏省已形成6个典型示范案例,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738兆瓦。

然而,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效益有待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亟需提高、商业模式需进一步明确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熊华文认为,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要打破传统单一形态,遵循低碳化、多元化、数智化、电气化、多元化、市场化“六化”路径,特别是应合理利用各种市场化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工业绿色微电网在新型能源体系中要遵循“三高三低”的核心目标:可再生能源比例高、系统可靠性高、系统综合效率高,碳排放低、污染物排放低、用户综合用能成本低。

慕颖建议,未来应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形成技术先进的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方案,推动修订一批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积极探索工业绿色微电网市场化投资运营创新模式和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路径。

(新媒体责编:于志平)


注:本文转载自科技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